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抓图网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伊温多国家公园(Ivindo National Park),位于加蓬北部的赤道地区,覆盖了近30万公顷的原始土地,美丽的黑水河水网密布其间。原始热带雨林与穿行的激流和瀑布构成了一个极具美学价值的景观。这里的水生栖息地孕育着特有的淡水鱼类(其中13种濒危)、至少7种川苔草科植物,以及可能存在于每个瀑布的微型特有水生植物。
该遗产地的多个鱼类物种尚未得到记录,部分区域几乎从未经过勘察。极度濒危的非洲狭吻鳄在伊温多国家公园找到了栖身之所。该公园还拥有生物地理学上独特的具有极高保护价值的苏木亚科原始森林,它支持着多种多样的蝴蝶以及濒危的标志性哺乳动物和鸟类,如极危物种非洲森林象、西部低地大猩猩,濒危物种黑猩猩、非洲灰鹦鹉,易危的灰颈岩鹛、山魈、花豹、非洲金猫,以及3种穿山甲。
奈季兰的希马岩画(Ḥimā Cultural Area),位于沙特西南部的干旱山区,处在阿拉伯半岛的一条古老商队路线上,包含了大量描绘狩猎、动植物以及生活方式的岩画,时间跨度长达7000年。
在这里安营扎寨的旅人和军队在不同时期留下了大量的岩画与铭文,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大部分都保持着原始状态。铭文用不同的文字书写,包括古南阿拉伯文、阿拉姆-纳巴泰文、南阿拉伯文、萨姆得克文、希腊文和阿拉伯文。该遗产区及其缓冲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未发掘考古资源,包括石冢、石构、墓葬、石器及古井等。
此地亦是古代一条沙漠商队重要路线上已知的最古老收费站,这里的Hima Wells古井已有逾3000年历史,至今仍是淡水水源。
韩国滩涂(Getbol, Korean Tidal Flats),位于黄海东部的韩国西南和南部海岸,由舒川、高敞、新安和宝城-顺天4处滩涂构成。这里呈现出地质、海洋与气候条件的复杂组合,形成了多样化的海岸沉积体系。每处滩涂代表4种滩涂亚型(河口型、开放港湾型、群岛型和半封闭型)之一。
遗产地拥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据统计有2150种动植物,包括22种全球濒危或近危物种。除了为118种候鸟提供重要的栖息地外,它还是47种特有和5种濒危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家园。当地特有动物群包括长蛸和沉积物摄食生物,如日本大眼蟹、清白招潮蟹、刚毛重、痕掌沙蟹、托氏昌螺,以及多种悬浮物摄食生物,如蛤蜊。该项目展示了地质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联系,并证明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罗马帝国边境 下日耳曼界墙(Frontiers of the Roman Empire – The Lower German Limes),从德国的莱茵山地到荷兰的北海沿岸,下日耳曼界墙由莱茵河下游左岸约400公里沿线的102个遗产点组成,是罗马帝国边境的一部分。
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横跨欧洲、近东和北非,跨度超过7500公里。这些遗产点包括标识公元1-5世纪的下日耳曼边疆的军事和民用遗迹以及基础设施。该遗产地的考古遗迹包括军事基地、堡垒、塔楼、临时营地、道路、港口、舰队基地、运河和渡槽,以及平民居住区、城镇、墓地、避难所、圆形剧场和宫殿。几乎所有这些考古遗迹都埋在地下。遗迹中的浸水沉积物使罗马占领时期的结构和有机材料得到高度完好的保存。罗马帝国的边界 多瑙河界墙(西段)
罗马帝国的边界 多瑙河界墙西段(Frontiers of the Roman Empire – The Danube Limes Western Segment),它覆盖了整个罗马帝国多瑙河边境的近600公里。构成了罗马帝国环绕地中海的巨大边界的一部分。遗产点之一 Germany: Bad Gögging,罗马帝国边境 下日耳曼界墙
公元83年到260年间,罗马帝国在从莱茵河畔延伸至多瑙河之滨的广阔地带修建了一条长568公里的防线, 把帝国的疆土和未被征服的日耳曼部落分隔开来。2005年,位于德国境内的这道上日耳曼-雷蒂安边墙( Der Obergermannisch-raetische Limes,简称“日耳曼边墙/Limes”)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英国的哈德良长城(Hadrian’s Wall,1987)和安东尼长城(Antonine Wall,2008)一道,代表5000公里罗马帝国边界成为了人类共同的遗产。遗产点之一 Carnuntum – Legionslager, Kastell, Befestigungen, Zivilstadt, Vici, Gräberfelder
多拉维拉:哈拉帕文明古城(Dholavira: a Harappan City),多拉维拉古城是哈拉帕文明的南部中心,位于古吉拉特邦干旱的卡迪尔岛上。该考古遗址在大约公元前3000-1500年间为人类定居点,由一座设防的城市和一片墓地组成,是这一时期保存最完好的东南亚城镇定居点之一。两条季节性溪流为这座带有城墙保护的古城提供了该地区稀缺的水资源。
古城包括戒备森严的城堡、仪式场地,以及不同级别的街道和房屋,呈现出等级分明的社会秩序。复杂的用水管理系统展示了多拉维拉人在恶劣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聪明才智。该遗址还包括一个大型墓地,6种类型的墓碑诠释了哈拉帕文明对死亡的独特见解。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珠子加工作坊及由铜、贝壳、石头、半宝石首饰、陶土、黄金、象牙等材料制成的各种文物,展示了该文明的艺术和技艺成就。他们还发现了此地与其他哈拉帕文明城市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阿曼半岛的城市进行区域间贸易的证据。
豪拉曼乌拉玛纳特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 of Hawraman/Uramanat),处在偏远山区的豪拉曼/乌拉玛纳特景观展现了豪拉曼人的传统文化,这个库尔德农牧部落自公元前3000年以来一直居住在这里。该遗产地位于伊朗西部边陲库尔德斯坦省和克尔曼沙赫省的扎格罗斯山脉腹地,由两部分组成:库尔德斯坦省的山谷中东部(扎韦鲁德和塔赫特 Central-Eastern Valley)和克尔曼沙赫省的山谷西部 (拉洪 Western Valley)。
这里的居民几千年来生活在恶劣的山地环境中,居住方式逐渐与之相适应。半游牧的豪拉曼人随着季节变化在高低和低地之间迁移,梯级陡坡上的规划和建筑、干石梯田上的种植、牲畜养殖和季节性垂直迁徙是当地文化和生活的显著特征。石器、洞穴与岩居、土丘、永久和临时定居点的遗迹、作坊、墓地、古道、村庄、堡垒等等证明了他们从未间断地生活在这片极具生物多样性和地域特性的地区。遗产地中包括的12个村庄体现了豪拉曼人数千年来因应山区生产用地稀缺而采取的措施。
科尔杜昂灯塔(Cordouan Lighthouse),又称科尔杜安灯塔、哥杜昂灯塔,是位于法国新阿基坦大区吉伦特省吉伦特河口的灯塔。高度68米。1611年竣工,1862年成为法国的历史建筑。耸立在大西洋中吉伦特河口的一块礁石平台上,其所处环境高度暴露且十分恶劣。灯塔于16和17世纪之交以白色石灰石砌成,由工程师德福瓦(Louis de Foix)设计。在18世纪末,工程师特莱尔(Joseph Teulère)主持了改造工作。
灯塔塔身饰有壁柱、立柱托饰和滴水嘴,是海事通信的杰作。它体现了灯塔建筑和技术史上的伟大阶段。建造者意欲延续古代著名灯塔的传统,在灯塔作为重要领土标志和安全工具的新航海时期展示灯塔建筑艺术。18世纪末灯塔加高和照明设备的更换展示了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建筑形式借鉴了古代范式、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主义,以及路桥学院特定的建筑语言。最美的灯塔
友情链接: 大图库卫星 大图库 超级模特 it屋 嘘嘘图片网 扣子图库
找茶网找茬 5iy.com 粤房网 暗黑 就买就卖 淘狗 2QQ 看电影.
卫星地图 途嗨 随手贴 图王谷歌地球网页版 抓钱 DJ库 35168 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