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抓图网的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塞姆奥拉德恩青铜时代墓地遗址(Bronze Age Burial Site of Sammallahdenmäki)发现了30个花岗岩石冢,让人们能够深入研究3000多年前北欧地区的葬礼习俗和社会宗教体系。踏入铜器时代后,北欧流行信奉“太阳神 ”。而塞姆奥拉德恩青铜时代墓地遗址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由北欧传去的太阳膜拜。
萨马拉赫登遗址共有33 个石堆墓冢,是波的尼亚湾海岸线上发现的是北欧最大、绿化最好、最富变化、也是最完整的斯堪的纳维亚青铜器时代墓葬遗迹。那些石堆墓穴究竟埋葬了什么族人已无从稽考,但其中二十八个肯定建于铜器时代初期的墓冢石堆,都砌在高七百米的山背上,高耸而无遮挡,位置面向大海,可以受到不同方向阳光的照耀。
劳马是芬兰最古老的港口之一,15世纪中期的神圣十字教堂(Det heliga korsets kyrka)在这里依然存在。它是典型的北欧木制建筑结构,尽管在17世纪遭到火灾的破坏,它仍然保留了古代建筑的风貌。劳马人悉心在古城区28公顷的范围里,保存了多达六百间的历史房屋,形成全北欧最大的古木建筑群。
比利时和法国钟楼(Belfries of Belgium and France)这项世界遗产包括比利时和法国境内的共56座钟楼。1999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比利时32座钟楼以“佛兰德和瓦隆的钟楼”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比利时瓦隆让布卢的钟楼以及法国最北部北部-加来海峡和皮卡第大区的23座钟楼也被列入更名后的该项目的名单中。
这些钟楼建于11至17世纪,其中23座位于法国北部,33座位于比利时。这些钟楼不但包括了过去市民使用的钟楼,还包括了三处用作瞭望塔和警钟塔的宗教建筑。这三处分别位于比利时法兰德斯区安特卫普的圣母主教座堂、梅赫伦的圣路茂狄主教座堂(Saint Rumbold's Cathedral)和祖时莱厄夫的圣良德教堂。这些钟楼大多不是独立的建筑物,而是与其他建筑物一体的。
大西洋东南热带雨林保护区(Atlantic Forest South-East Reserves)占地1691750公顷,分为核心地区和缓冲地带,其中前者占地46万8193公顷,除了一小部分属个人所有之外,其它均属联邦和州政府所有。
大西洋东南热带雨林保护区现已发掘出50多处考古地点,在其中的一些考古点发现了贝壳、陶器以及石制工具。此地还是一个林区传统文化的中心,有些居民至今仍在使用班图语,并且保持着他们祖先的风俗。 这一地区是巴西最穷的地方之一,当地居民以农民为主,他们世代居住在这里,以农业和摘取森林果实为生。
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Area de Conservación Guanacaste)总共有51100平方公里,其中领土50660平方公里,领海440平方公里,比美国的西弗吉尼亚州稍小,相当于爱尔兰。
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前古生代至中生代三叠纪地层发育齐全,缺失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和新生代第三纪的地层。地层的分布大致以皮条河为界,东南部为古生代地层,西北部以中生代三叠纪地层为主。
包括一系列的火山地区,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林孔-德拉别哈火山,该火山有3个火山坑、一个泻湖,二十世纪七十年的观测到有火山喷发,但是仍有一个火山坑一直在喷气,另外有32条河流、16只间歇泉发源于该火山附近地带。
迈锡尼和提那雅恩斯的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s of Mycenae and Tiryns)卫城入口的狮子门是最著名的景观之一,门宽3.5米,城墙在门的两侧突出,使门前变成一个狭长的过道而加强了防御性。两只石狮子为迈锡尼式风格。迈锡尼卫城外围由巨大的回形墙所围绕,墙体窄部为3米,宽处为8米。迈锡尼的文明以城堡、圆顶墓建筑及精美的金银工艺品著称于世。迈锡尼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文化中心之一,在公元前12世纪到达了繁荣的极点。
城堡坐落在一个三角形的小山丘之上。约建于公元前1350-1330年,城墙保存完好,按山岩高低取平,其高度一般在15-35英尺之间,最高处达56英尺;厚度10-46英尺不等,全部采用雕凿成长方形的巨石。位于西北角的“狮门”,由10.5英尺高的独石建成门柱,上覆以15×6.5英尺的矩形独石门楣。门楣之上又有高10英尺镌刻两头雄狮的浮雕,“狮门”因此得名。
梯林斯(Tiryns)是希腊迈锡尼文明的一个重要遗址,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梯林斯是赫拉克勒斯出发完成他著名的十二项伟绩的地方。此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有人居住,青铜时代逐渐繁荣,在青铜时代晚期修建了一座宫殿,是希腊大陆上保存最完好的遗迹之一。在迈锡尼文明晚期它逐渐衰落,公元前468年被阿尔戈斯所消灭。
埃纳雷斯堡大学城及历史区(University and Historic Precinct of Alcalá de Henares)是世界上第一座被规划成为大学城的城市。古老的埃纳雷斯堡大学始建于1499年,十六世纪时达到鼎盛,十七世纪陷入危机,1836年迁至马德里。题图为阿尔卡拉大学的银匠式风格建筑:从这个巷子走进去
埃纳雷斯堡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293年,它的前身是由卡斯蒂利亚国王桑丘四世建立在修道院的“学术研究中心”。要知道,当时的西班牙的修道院,也是学术研究机构。由于历史上长期的政教合一,社会学术机构通常由信奉基督的天主教会主办,因此研究机构也往往出现在修道院里。
1547年的10月9日,埃纳雷斯堡的玛利亚大教堂为一位出生不满一个月的婴儿做了洗礼,这就是日后的文学巨匠,小说《唐吉坷德》的作者塞万提斯。他出生在埃纳雷斯堡大学城的最佳发展期,成长于大学城的成熟期。塞万提斯博物馆(Museo Casa Natal De Cervantes)。
北京皇家祭坛—天坛(Temple of Heaven: an Imperial Sacrificial Altar in Beijing)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嘉靖九年(1530年)设立四郊分祀制度,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建天坛内外墙垣,改土墙为城砖包砌,内坛墙建成悬檐走廊。
天坛的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天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把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的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至。建筑处处展示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Summer Palace, an Imperial Garden in Beijing)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1961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颐和园街景、十七孔桥
友情链接: 大图库卫星 大图库 超级模特 it屋 嘘嘘图片网 扣子图库
找茶网找茬 5iy.com 粤房网 暗黑 就买就卖 淘狗 2QQ 看电影.
卫星地图 途嗨 随手贴 图王谷歌地球网页版 抓钱 DJ库 35168 2188